文章摘要: 冬季的到來,除了外在的防寒保暖,冬季的內在“養護”也尤為重要,而且冬季還是一個最適合進補的養生季節,那么冬季養生常識你知道多少呢?下面把冬季養生飲食小常識分享給大家參考一下。
冬季的到來,除了外在的防寒保暖,冬季的內在“養護”也尤為重要,而且冬季還是一個最適合進補的養生季節,那么冬季養生常識你知道多少呢?下面把冬季養生飲食小常識分享給大家參考一下。
冬季飲食注意事項
1、冬季用大棗、紅糖、桂圓、生姜熬湯可以起到促進血液循環流通、益氣補血、安神驅寒的功效。
2、冬季常吃羊肉、狗肉這些性溫的食物,可以起到驅寒解表、促進血管擴張、改善體表血液循環,使大家全身暖和。
3、冬季可以用西洋參泡茶,能夠起到益氣潤肺、滋陰補陽的功效,對于體質較弱的中老年人有益冬季養生保健。
4、冬季常吃一些芝麻和花生,可以對身體起到增強御寒能力、擴張血管促進血液循環的作用。
5、冬季可適當吃點生姜,人們常說“冬有生姜,不怕風霜”。常食生姜能促進血液的循環,可發汗,并有促進胃液分泌以及腸管蠕動,幫助消化,增進食欲的作用。生姜還有抗氧化作用,臨床上常將生姜用于外感風寒、頭痛、咳嗽、胃寒、嘔吐等癥的輔助治療。
6、 冬季不能忽視飲水,有不少人認為冬季寒冷,人體出汗少,可以少飲水或不飲水,這種認識是錯誤的。冬天雖然人體出汗少,但組織液通過皮膚蒸發也可失去不少水分,一個成年人一天要失去約600毫升水,這種水蒸發是在不知不覺中進行的,故也稱“無感蒸發”。人在呼吸時,也會失水,呼吸道在吸進氧氣排出二氧化碳時,必須保持表面的濕潤,每天僅此就要消耗掉500毫升水,加上排便失水,人體一天排出的水分約在 2500毫升左右。冬季人體只要損耗5%的水分而未及時補充的話,皮膚就會皺縮,肌肉也會變得軟弱無力,體內代謝產物滯留,人便會感到疲勞、煩躁、頭痛、頭暈和無力,甚至還會誘發更為嚴重的疾病。
下面推薦兩款冬季養生美食:
【材料】蓮藕、排骨、生姜、枸杞、蔥白
【做法】
1、鍋中放水,加入姜片、蔥白,放入洗干凈的排骨,焯水,撈起洗凈
2、將焯過水的排骨、姜片放入砂鍋中,加入足夠量的水,燒開中轉中小火燉30分鐘
3、把洗凈切好的蓮藕放入,繼續燉1小時,在關火前10分鐘放入枸杞,出鍋前加入鹽調味即可
【功效】滋陰潤燥、補血養顏、清熱消痰。
冬季男人養生湯——首烏鴿蛋湯
功效:補肝腎、益精血、烏須發。
口味:爽口清淡 鮮味十足
原料:何首烏5克,熟地3克,鴿蛋50克,草菇10克。
調料:鹽適量
制作方法
1.將鴿蛋放入冷水中,煮熟后剝皮。草菇去皮取芯;
2.將何首烏、熟地煎約30分鐘,留汁備用;
3.用首烏、熟地汁與鴿蛋、草菇一起燉約30分鐘,至熟后加入鹽即可。
備注:可以不放鹽及其他調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