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摘要: 回鍋肉是一種傳統川菜,一直被認為是川菜的化身,排在川菜的首位,如果有提到川菜,那就一定會想到回鍋肉。在古代的時候又叫做油爆鍋,現在會被叫做回鍋肉,是因為從名字上可以看出,回
回鍋肉是一種傳統川菜,一直被認為是川菜的化身,排在川菜的首位,如果有提到川菜,那就一定會想到回鍋肉。在古代的時候又叫做油爆鍋,現在會被叫做回鍋肉,是因為從名字上可以看出,回鍋代表著二次烹飪,也就是說要再次烹飪肉的意思,所以從名字上就可以看出回鍋肉的做法了。而在2018年9月10日,四川回鍋肉被評為了“中國菜”四川十大經典名菜。
關于回鍋肉的起源時間有很多種說法,有說法是起源于清代末期,因為那會才有的豆瓣,但是實際上回鍋肉的起源時間可以追溯到北宋的時候,然后發展的明朝的時候,回鍋肉的制作方法已經比較完善,到了清代末期的時候豆瓣的出現,回鍋肉進一步提升了口感,下面小編就來說說回鍋肉的家常做法。
回鍋肉的家常做法
主料:五花肉400克
輔料:青蒜苗100克,生姜2片,花椒幾粒,八角3個,蔥,干辣椒1個
調料:花生油,醬油,甜面醬,豆豉,黃酒,白糖,豆瓣醬
做法:
1、鍋里倒入涼水,五花肉放入鍋里,加入蔥,生姜,花椒,干辣椒,黃酒大火煮沸之后,用勺子撇去湯里的浮沫,然后轉小火蓋上蓋子,把五花肉煮熟,差不多要二十分鐘左右,在煮的過程中要記得給肉翻翻身。煮好的時候,用筷子扎一下五花肉,能夠插到五花肉里面,沒有血水出來,就是煮好了。
2、煮好的五花肉取出放涼,放涼之后給五花肉切片,切成薄片,青蒜苗斜切成段,豆瓣和豆豉放入料理機中打細。
3、鍋里倒入少量食用油,開中火,把五花肉片放入油鍋中煸炒,在煸炒的過程中,五花肉片會出油,所以一開始放入的食用油可以少一些。
4、煸炒兩三分鐘左右,五花肉片就開始出油了,然后把回鍋肉擺成一個圓圈,中間位置空出來,將剛剛用料理機打細的豆瓣和豆豉放入中間油里,翻炒兩下,炒出紅油后加入黃酒,甜面醬,醬油,攪拌均勻后,將五花肉片和中間的醬料一起翻炒,翻炒一段時間等五花肉片顏色變深后加入青蒜苗,再加一點白糖轉大火繼續翻炒幾下,就可以出鍋了。
烹飪小貼士:
1、在挑選五花肉的時候,瘦肉和肥肉的比例最好是在3:2,這樣不會太肥也不會太瘦,因為太瘦容易干,太肥則容易膩。
2、煮五花肉的時候一定要放些調料,因為這樣可以去掉肉腥味,并且還可以讓肉里帶上味道。
3、五花肉差不多煮到六成熟的時候出鍋,因為后續還要煸炒。
4、在切五花肉的時候有個小技巧,可以把五花肉放到冷凍室里兩三分鐘,然后取出,這樣的五花肉比較好切,或者就是煮好的五花肉放到冷水里浸一下,讓外表變涼,而里面還是熱的,這樣比較好切。
5、醬油要選比較濃稠的醬油,最好是那種傾斜醬油瓶,瓶子再放正后,醬油卻可以掛在瓶壁上的那種。
6、在煸炒五花肉片的時候,如果火候油溫處理的比較好,那么五花肉片會被煸炒成卷窩的形狀,又被叫做“燈盞窩”,只要肉片煸炒成這種形狀,就可以開始進行下一步加豆瓣醬的步驟了。